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国学经典
前
言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古诗词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艺术的星空中熠熠生辉。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名家辈出,名作浩瀚。
兰州外国语学校首届国学节活动之“诗词大赛”于2021年3月26日下午在八年级师生中举办,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诗词大赛活动,增强孩子们传承和发扬国学经典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实现兰外学子“根深中华 盛开国际”的办学愿景。
诗词大赛让师生踏上了诗词之旅,穿行于名篇佳句,留连于亭台之上,徜徉于溢满华彩的诗词世界,感受古代诗词留给我们的文化盛宴!
活动由张巩曦老师主持
语文组常钰老师、刘秀莲老师、刘雅丽老师担任评委
语文教研组组长李红娟老师担任主考官
比赛分为填词题、选择题、对句题和识别诗句题四个环节。
“敕勒川,阴山下”这道填字题拉开了诗词大赛的序幕。“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似乎不太难,场上选手从容答题,得分喜人。“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此题一出,比分一下子拉开。而“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倒没有让人失望,大家都信心满满,接着的40秒单选题,势如破竹,全部擒获。仅有一位选手将“蒹葭萋萋,白露未晞”选错,暂时落后。
最考验人的是“识别诗句”题,“咬定青山不放松”“劝君更尽一杯酒”,当选手们排除干扰,选对了答案后,主持人进一步提问,“干扰诗句是什么?出于谁的什么诗词?”幸好,我们的小观众们都能准确答出,令人欣慰。
比分胶着了,加试一题,对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主持人引导全场的师生齐声背诵《七律·长征》,那豪迈的激情,那铿锵的诗句,表现出师生们心怀凌云壮志,缅怀革命历史的精神状态。
下半场更加精彩。“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中华古诗词可歌可咏,表达了古人的生活情趣和巾帼不让须眉的肝胆。
渐渐地难度加大,更有拓展到高中课本《琵琶行》中的内容,这也难不倒八年级的选手们,可见其拓展延伸后的深厚积淀。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生与诗词相遇,是一种幸福。读诗赏词,对人生而言,是一种滋养,这就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王履斌副校长总结
紧张激烈的诗词大赛,经过选手们的艰苦鏖战结束了,但是留给在场师生的思考却很多。短短的40分钟比赛,紧凑而高效,得益于八年级师生的充分准备和台上台下紧密的配合,得益于师生们丰富的诗词储备。比赛过程中,台上选手们儒雅的礼节其实是兰外学子的修养,也是一种示范,以诗会友,自得飞扬。人生自有诗意在,希望兰外师生热爱诗词,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秉承古诗词中的文化根脉,诵读经典,传承国学,真正做到“根深中华,盛开国际”。
文稿|张玉冰
图片|丁煜洛
制作|丁煜洛
审核|刘雅丽
兰州外国语学校·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兰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