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午文化

江山市石门小学: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1-04-15 19:36:55 | 浏览量:

图|石门小学校门口

“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往来醉烟霞。”江山市石门小学坐落在江郎山脚下,清漾村旁,自然景观优美,人文底蕴深厚。学校始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2015年2月,石门小学整体搬迁至石门镇溪底村塔山7号的新校区。学校占地面积3624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8382平方米,各专用教室齐全,教学仪器、设备等教学器材均按标准配备。目前,学校现有33个班级,在校生近1300名,教职工 96人,其中获省优秀辅导员、衢州市学科带头人、江山市名师、百优班主任等市级荣誉近40人。学校历经百年的发展、传承、积淀与升华,徽派建筑的石门小学赋予它浓厚的“国学底蕴”,为此学校确立了“传承国学经典  培育现代公民”的办学理念,形成“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

01

用国学文化营造典雅之境

学校将国学特色渗透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校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学校设立不同的文化主题,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1.教学楼文化。教学楼命名以清漾三位尚书的字号、雅号、谥号,分别命名为达可楼、铁砚楼、端简楼。

图 | 教学楼侧面

2.围墙文化。学校围墙外以“成语典故”为主题教育内容,涵盖了“励志”“勤学”“诚信”“仁义”等5个篇章20个故事,围墙内主要体现“体艺特色”。

至善亭

3.走廊文化。学校还建设了江山美景、婺剧芬芳、党建清廉、法制在线等特色长廊,基本采用书法与国画相结合的方式,外加传统花边木框精制而成,对学生的德性养成、心智启迪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此外还开设了江郎书院、教师书吧、报告厅、婺剧教室等颇具国学特色的教学场所。

婺剧长廊

02

用特色课程落实国学品牌

学校遵循优化整合、多元发展的原则,探索了一套以“童蒙养正  启智求真”为核心理念国学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三大类:国品德育课程、国学文化课程、国艺活动课程。

国品德育课程培养人格健全的善美公民,国学文化课程培养学业进步的智慧公民,国艺活动课程培养身体健康、学有所长的阳光七彩公民。三类课程的13个课程科目相辅相成,融合共生。

图 | 国学课程体系

03

用特色活动演绎国学文化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每天清晨,江山市石门小学的校园里都响彻着悦耳的诵读声。学校将国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作为首选诵读书目,自2015年开始,学校在师生中开展了千人诵读活动,目前已形成“日日有诵读—周周有展示—期期有汇演—年年有成果”的常态活动模式。如今,诵读国学经典已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图 | 学生在孔子像广场经典诵读

04

用清廉教育夯实国学特色

学校巧借“清廉教育之风”,紧密围绕校园国学特色主题,让学生从小树立“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思想,从小接受清廉教育,使清廉文化成为学校特色文化之一。学校开展婺剧戏曲唱清廉、淸漾故事讲清廉、经典诵读传清廉三类活动,把清廉教育融入日常教育中。

2018年学校承办了江山市“清廉江山教育行”和衢州市“书声廉韵”清廉校园建设现场会。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大大推动了学校的清廉文化教育,营造了昂扬向上、风清气正的清廉文化氛围。

05

以教师成长促进特色发展

学校组织新老教师结对子,进行“传”“帮”“带”活动,对于毕业近三年的青年教师成立了“青年教师素质提升班”,此外还成立了各学科磨课团队,一人参赛一群人成长,在一次次的研讨中穷追不舍,磨出的是思考的深度,是思维碰撞的花火,是一张张耀眼的奖状。

一所优质学校背后肯定有一位优秀校长。石门小学校长周冬芳,1982年出生,曾荣获浙江省优秀辅导员、衢州市学科带头人、江山市名师、江山市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获全国说课大赛特等奖,衢州市德育精品课大赛一等奖,江山市校长视频大赛等教学比赛一等奖十多个。2015年新石门小学建成投入使用,当时在江山实验小学任教的她主动申请下派到石门小学。6年来,周校长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国学”课程体系,确立 “国学”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味。学校的办学特色受到《浙江教育报》的长篇报道。

图 | 浙江教育报发表报道石门小学国学文化

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浙江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浙江省标准化学校、衢州市“一校一品”党建特色品牌学校、衢州五星级党支部等荣誉,如今,石门小学已成为江山市乃至衢州市窗口学校。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三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