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午文化

五千年传统经典,三千个国学知识,带孩子一起重温经典,找寻千年文化的精髓

发布时间:2021-04-15 19:28:33 | 浏览量:

 

弘扬正知正见中道传统文化 

做幸福睿智圆融大写中国人

充分挖掘转化千年圣贤智慧

为重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努力奋斗!



我们有幸,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一切知识都能轻松获得。

我们也很不幸,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不知道该读些什么。

 

生活很忙,忙到我们无法认真坐下来好好看一本书;

时间很少,少到我们只能匆匆接受一些碎片化知识;

书却很多,多到我们不眠不休地看也看不完。

 

在有限的时间里,多读些影响自己人生的好书,才能算是不枉此生。

 

而经典,就是能影响人生的好书。没读过经典的人生,终究是虚浮的。

 


经典是全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它们流传千百年,经久不衰。


 

孩童时期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打根基时期,他们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时候受到的教育。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便说,他一生能有这么大的成就,都归功于他幼年时期对经典的诵读。

 


新闻链接:语文教育要回归“中国化” 中小学语文教材将统一采用全新的“部编本”。较之前人教版,一年级就开始学习古诗词,小学6年级,古诗文总数增加了55篇,增幅高达80%;初中三个年级,古诗文总篇数也提升至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51.7%。


从此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时代正式宣布终结。这次调整说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向文化强国战略跨进了一大步


孔子学院从2004年成立第一所至今,全球超过123个国家和地区在大学建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孔子课堂。


近年来,国学再掀学习热潮,就连《人民日报》都曾整理过不得不知的国学常识100题,可见国学备受社会关注。


现在小编给大家分享11道经典题目,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重温经典,测试自己的孩子了解多少。



如果以上题目你或者你家的孩子都知道,证明你们的国学基础相当扎实。反之,就是时候拿起国学的书本,跟着孩子一起学习了!



    前几日,教育部已经下发通知:要求孩子多参加传统文化活动,减少盲目报班培训!因为,大语文时代已经到来,传统文化正在成为考试重中之重!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生疑问:国学为什么会再次掀起学习热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呢?


诵读国学培养孩子的口才


还记得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上惊艳四座的表现,她对名言佳句的信手拈来,接梗救场时的从容不迫,正是来自她的幼时海量的国学阅读,国学自小就渗进了董卿的骨子里。



这是国学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孩子来说,如果熟读古文,对古文的韵律感很强,孩子后天的语言表达也会更好


学好国学可以顺应教育改革


纵观这几年教育改革的重点,几乎都落在了语文身上。因为只有学好语文,学生们的文化素养才会提高,才能吸取中华文化的精髓,才能担当起复兴伟大中国的责任。可以预见,在今后的语文考试中,国学常识会占据越来越大的分值比例。



这就要求现在的孩子对于国学知识的积累越来越深厚。


国学可以教孩子如何做人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孩子的人格,可以在父母身上学,在生活当中学,也可以在历史里面学。


国学文化的浩瀚,能够开阔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在潜移默化中提笔自有风骨气韵,作画则有文人情怀。


又比如《中国诗词大会》中的才女武亦姝,她脱口而出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令现场评委拍案叫绝。她从小熟读国学,在国学的熏陶下才女气质显而易见。



学习国学,家长和孩子要同步成长


教育有一个最大好处就是教学相长,国学教育也一样,家长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不但是最好的国学教育,还是最好的亲子教育!




声明

本文来源国学时讯公众号(ID:GXSX93)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恭请观看

最为精彩的一堂传统文化说明课

《中华民族的元典智慧》



深入学习更多国学智慧

关注郭继承老师视频大全公众号


大国学之声

-------------------------

传播正知正见国学大智慧,

做堂堂正正圆融大写中国人!

微信号:guoxuezhisheng

↑长按二维码·免费关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国学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