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午文化

【中华文化】党性修养与传统智慧

发布时间:2021-04-14 21:22:31 | 浏览量:


我想就党性修养与传统智慧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和大家一起做些探讨。我们简要探讨三个侧面:修养、力量与资源。首先我们从人性、德性与党性三个关键词来简要探讨修养问题。人性修养是人之为人的基础,是要养成一个真正的人;德性修养希望养成道德高尚的人,而党性修养就是要造就合格的或者说是优秀的共产党人。这三个关键词外延当然是越来越小,但修养的要求实际上越来越来越高。党性修养既要展现人性的光辉、德性的魅力,更要体现作为政治共同体的特性要求。今天我们强调党性修养,就是要在所谓道德滑坡的当下,以党性修养引领全社会道德水平与文化素养的提升。其次我们从个体、集体与整体来探讨力量问题。传统上比较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及其道德力量,实际上集体、组织的作用更为重要。应以组织的建设引领、统摄和强化党员个体的党性修养,进而提升整体的力量。最后,我们简要从本来、外来和未来探讨修养的资源问题。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积极文化成果是滋养性资源、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成果是增量性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我们的本根性资源。理论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说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积极弘扬者,只有确立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真正以传统智慧提升新时期的党性修养,促进党的“四有”能力建设。

(作者:张加才,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本文为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强党的‘四自’能力”座谈会上发言的书面稿)



百年国学,沧海桑田;沉浮升降,几盛几衰。国学之知识,不可不知;国学之魅力,不可不悟;国学之精髓,不可不察。学国学,可明得失、鉴是非、知兴替、辨善恶,提高人文修养和德性素养。为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学国学,特建此公共平台,旨在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对国学的温情、敬意、尊重和认同,知古鉴今,温故知新,彰往察来,见微知著,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尽绵薄之力。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领导干部学国学